工钱到账,26位农民工笑逐颜开

发布时间:2023-12-20 点击数量:1206



     12月7日,巴东法院执行局执行事务一站中心人头攒动,站满了前来领款的申请人。一起涉及26名农民工共计10万元工资的劳务合同纠纷系列案件,历时两年多,终于落下帷幕。


     “讨了这么久的工资,终于拿到手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拿到拖欠了两年多的工资,焦某某激动不已。







一个“执行不能”的困局



图片
      2020年7月起,申请执行人焦某某等26人受被执行人向某某雇佣在其成立的鞋业公司做工,由于公司经营不善,截至2021年7月,工人工资停发多月。在法院的调解下,约定公司限期支付工资欠款。然而,一年多过去,公司迟迟未履行,焦某某等26名员工遂向巴东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

      “对农民工来讲,工资是养家费,是治病钱,我们要守护好他们的‘钱袋子。’”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执行干警迅速出动,多次联系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但被执行公司早已停产停业,无财产可供执行,执行搁浅。

      案件似乎要暂时进入“终本池”,等待新的财产线索,可这无疑是一条“死胡同”。经过执行干警反复翻阅卷宗,一层层“抽丝剥茧”,最终将目光锁定在该鞋业公司的股东向某某、袁某某身上。

     经申请人焦某某申请,巴东法院依法裁定追加公司的股东向某某、袁某某为被执行人。执行干警随即兵分两路,网络查控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同时奔赴车管所、房管局查证被执行人名下车辆及房管信息。无论是线上多频次查控,还是线下广范围调查,收获的线索都寥寥可数,执行再次陷入僵局。

     不料,被执行人向某某在短视频平台展示的奢靡消费,在朋友圈呼朋唤友地组局聚会,再一次点燃了申请执行人们怒火。一边是群情激愤急切想要拿到工资款的农民工,一边是行踪不定无法准确定位的被执行人,如何尽快找到被执行人的踪迹及财产线索,平息申请执行人的过激情绪,成为摆在执行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执行干警们反复研讨,思考破题之策。






“消失的他”终于出现



图片
     正在执行干警们一筹莫展之际,被执行人向某某新发的一条朋友圈让案件走向“柳暗花明”。
     原来,执行干警们从未放松对向某某的执行力度,依旧密切关注他的各类社交媒体平台,试图在被执行人的动态中获得他的行踪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11月底的某天,向某某在朋友圈发出一条准备回老家给父亲过生日的动态,让执行干警们意识到,时机来了。
640 (17).jpg


      “战机”不可延误,执行干警火速集结。生日当天,出动警车2辆,警力8人次,在向某某老家周边全面布控。见到向某某的身影后,着便装的干警随即装作熟人将其喊到一旁,亮明身份、诉明原由后,将向某某拘传至巴东法院。
      面对强大的执行压力,被执行人向某某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懊悔。被带到法院后,向某某如实陈述了其实际控制的鞋业公司的经营状况,也表明其清楚尚欠几十位工人的工资未付,同时表示会尽快筹集资金支付案款。
      几个小时后,向某某的亲属凑齐三万元执行款交到法院。对剩下的六万多元案款,向某某则希望能被给予一定的履行宽限期。






“久违的工钱”全部到账



     向某某所谓的“宽限”多一天,26位申请执行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便会多一分。执行人员一直在寻找突破口。

     在对被执行人向某某的银行流水仔细排查后,办案人员确认在执行裁定书生效后,向某某的账户上有多笔款项往来,更有高达百万元的银行流水,这显然是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行为。

     了解到相关程序后,申请人焦某某以向某某涉嫌拒执犯罪为由向巴东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法院审查立案后,依法对向某某作出逮捕决定。

640.png


     利刃出鞘,剑指“拒执”,被执行人感受到了法院干警们对案件执行的决心和毅力。于是,向某某委托亲属筹集案款,并在三天内将六万多元的执行款全部履行到位。执行干警们随即通知申请执行人们前来领取工资。

640 (1).png

      至此,困扰了工人们两年之久的烦“薪”事圆满解决。
      申请执行人们为表谢意,特意将一面写有“为民解忧,无惧风雨,尽职尽责,值得称赞”的锦旗交到执行法官手中。
      一面锦旗,既是肯定和信任,也是鞭策和责任。
     这起案件成功执结的背后,是巴东法院纵深推进“2023荆楚雷霆”专项执行活动的持续发力,更是执行干警们及时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切实维护人民法院司法权威的坚韧身影。
      风雨执行路,拳拳为民心。如何将纸上的“胜诉权益”兑现成账上的“真金白银”,巴东法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今年以来,累计执行到位金额1.158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