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司机“被”案件当事人送钱之后……

发布时间:2018-02-06 点击数量:492

“有人好办事”、“有钱好办事”的传统思想在很多人心里根深蒂固,遇事绕着圈子找熟人托关系走后门。 这不,巴东法院沿渡河法庭的司机周韩就遇到这样的“人情难题”。好在他心正身稳,处理得当。

张某与向某甲因租赁合同发生纠纷,多次商议未果便闹上了法庭。眼看女婿张某染上了官司,丈母娘向某乙觉得不能袖手旁观,得想办法帮女婿疏通关系,找个熟人“打点打点”。向某乙通过多方打听得知同村老周的儿子周韩在沿渡河法庭当司机,向某乙心想一定要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为自己的女婿出点力。于是她想方设法“贿赂”周韩。

2017713日,周韩一如既往沿着以前的路线跑步锻炼身体,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跑步的时候遇到了同村村民向某乙。向某乙拦住周韩,称手机忘带了,要借周韩的手机打个电话。一向随和热情大方的周韩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手机递给了向某乙。向某乙则转身挪动几步佯装打电话。不一会儿,向某乙将手机归还给周韩。接过手机后,周韩发现手机下面有一大折叠百元钞票。此时的周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立马叫住向某乙,要把钱还给她。向某乙迅速撤步跑开,一边跑一边说:“大街上别推来推去,影响不好。”周韩还没愣过神来,向某乙便乘车离开了。

回家后,周韩托父母找到向某乙的电话,并致电向某乙要求其将送来的1000钱拿回去,但向某乙却一再拜托周韩请法庭的法官们吃个饭,套套近乎,在案件的处理上关照关照。“请您相信法律是公正的,法官也是公正的,案件依法按程序处理,您不要想这些歪招。”周韩严词拒绝了向某乙的要求。向某乙说了很多求情的话,加之都是乡里乡亲,周韩退钱未果,他便及时向法庭负责人汇报,并将这笔钱交给了法庭内勤。

同年8月的一天,周韩在法庭安检室值班,他照例对每个来访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和登记。上午快下班的时候,向某乙又来到法庭,她说回家的车子等着的,请周韩将案子所需材料的复印件交给承办法官,随后便将一沓材料放在周韩的办公桌上后迅速转身离开。待周韩翻阅材料时发现里面里夹带了2000元现金,然而此时,向某乙早已不见踪影。万般无奈的周韩再次拨通了向某乙的电话:“您女婿的案子法庭会依法办理的,请您还是把钱拿回去吧!”

“你的父母和我们关系都蛮好,我们一家都是好人,也没得什么熟人,这个事你好歹要帮个忙,你以后有什么事只管作声。”向某乙坚持要周韩帮忙走动走动,请法官吃饭。无论周韩怎么劝说,向某乙始终不听劝阻。周韩再次给法庭负责人汇报后,将2000元钱交给了法庭内勤。

最终,沿渡河法庭公开审理了张某与向某甲租赁合同纠纷案,并依法判决解除向某甲与张某签订的设备租赁合同,由张某返还向某甲40型液压钻机2台、40型液压钻机油泵1台,并给向某甲支付设备租金255500元及利息。

宣判后,张某与向某甲均未提起上诉,现该案已进入执行程序。沿渡河法庭内勤告知张某,法庭已将向某乙“贿赂”给周韩的3000元现金转作了张某的执行款。

“巴东法院的反腐倡廉工作是从司机抓起的,法官没收我的钱没吃我的饭还是作出了公正判决,我一定主动履行判决书确定的义务。”张某承诺按期执行,并表达了对周韩和法院的歉意。

【法庭司机周韩有话说】虽然我只是沿渡河法庭的司机,但我也是巴东法院大家庭的一员,我的一言一行也关乎单位的形象和声誉。我是党员,坚守纪律底线是原则,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