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心得 | 于实践中感悟责任与担当
于实践中感悟责任与担当
实习心得
在法院执行局的实习时光,如同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了层层关于法律温度与执行力量的涟漪。这段经历让我跳出书本上的条文框架,真切触摸到司法实践的脉搏,更在与执行法官们并肩的日子里,读懂了“执行”二字背后沉甸甸的责任。
初到执行局的第一天,胡法官便耐心细致地为我梳理了执行工作的全流程。从案件受理、财产查控到强制措施的实施,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容不得半点马虎。而在执行局实习的日子里,我也真正理解了“执行是法律文书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百姓感受司法公正最直接的窗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两次深入基层的执行经历。 一次是房屋拆除现场。炎炎夏日,太阳像个巨大的火球炙烤着大地,空气里弥漫着燥热的气息。执行法官们没有丝毫犹豫,顶着刺眼的阳光,带头进入待拆除的房屋。屋里的物品繁杂,从桌椅板凳到锅碗瓢盆,每一件都关乎百姓的生活。执行法官带头搬运,亲力亲为,挽起袖子帮忙挪动。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落,浸湿了制服的后背,可没人喊一声累。有的法官细心地将易碎的瓷器放置好,有的则小心翼翼地挪动着沉重的桌椅,嘴里还不停叮嘱着“慢点,别磕着”。那一刻,他们不再是威严的法官,更像邻家帮忙的大哥,用行动化解着当事人的抵触,也让我看到了执行工作中温情的一面——强制执行的背后,是对百姓合法权益的守护,更是对民生的体恤。 另一次是村里的矛盾调解。两户村民因土地界限问题积怨已久,案件到了执行阶段,双方的情绪依旧十分激动。我们清晨便跟着法官们来到村里,一落地就直奔矛盾现场。法官们走进土地划分的区域,深入民众中间,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倾诉。从晨光微露到日头当空,再到午后的蝉鸣渐起,他们始终耐心倾听,时而解释法律规定,时而用村里的老理儿打比方,一点点疏导双方的情绪。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衬衫,喉咙也因长时间说话变得沙哑,可他们依旧专注地看着村民,眼神里满是真诚。直到下午,双方终于愿意各退一步,达成和解时,我看到法官们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那笑容里,有解决问题的欣慰,更有对基层和谐的珍视。 这两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执行法官们的辛苦。他们不仅要面对法律条文的严谨性,还要应对基层矛盾的复杂性;不仅要在办公室里梳理案卷、研究方案,更要在烈日下、泥泞中奔波,在家长里短中斡旋。他们的辛苦,在于常年与“难”打交道——难寻的财产、难解的纠纷、难平的情绪,可他们从未退缩,因为肩上扛着的是司法的公信力,是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期盼。 这段实习生活,于我而言是收获满满的成长之旅。我不仅熟悉了执行流程,更在法官们身上学到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以及那份藏在法徽下的为民情怀。这些都将成为我未来道路上宝贵的财富,激励我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