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搭“鹊桥”,让千里姻缘破镜重圆
“谭法官,谢谢您!我俩以后一定会珍惜千里姻缘,好好过日子!”电话那头的张强(化名),声音里带着暖意。近日,湖北省巴东县人民法院野三关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特殊的离婚纠纷案件,在七夕前夕,为这段濒临破碎的婚姻重新架起一座“鹊桥”。
故事追溯到2022年初,张强和王英(化名)都是离异人士,各自带着一个孩子。为了养家糊口,家住湖北的张强远赴陕西务工。一次偶然的机会,经朋友介绍与王英相识,不久便确立了恋爱关系,并于2023年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共同书写了人生的新篇章。 婚后不久,王英便带着六岁的女儿跨越近一千公里来到张强老家一起生活。为了方便孩子上学,夫妻俩搬到集镇上居住。可好景不长,两个孩子因琐事摩擦不断,争吵、推搡甚至动手,成了“家常便饭”。这对重组家庭的父母,用尽了耐心去劝导,却始终无法化解两个小“冤家”间的矛盾,爱巢之下,暗流涌动。 2024年,王英为分担张强的经济压力,提议带两个孩子回陕西生活。但新问题接踵而至:张强的女儿无法适应北方饮食和生活习惯,时常向家人抱怨,孩子转学的问题也未能妥善解决。在一次商议中,积累的不满引发了激烈争执,王英挽留未果,张强心灰意冷地带孩子回老家,双方互删联系方式后分居两地,千里姻缘如隔银河。 今年8月,深感婚姻名存实亡的王英通过在线平台向野三关法庭提交了离婚诉状。 立案法官谭传文细致审核材料后,被这个“千里姻缘”的故事触动。他敏锐察觉到:两人感情深厚,矛盾源于无原则性和生活琐碎和一时冲动。更关键的是,远在陕西的王英表达了强烈的调解意愿。“这更像‘因爱生怨’,不能轻易让缘分断了线!”谭传文主动联系张强沟通,并邀请他进行线下面谈,开展调解工作。“她是个好女人,我俩以前从不吵架……但那天她动手了,我也没还手。她要是实在想离……那就离吧。”张强的语气里满是疲惫与无奈。 “好女人”“从不吵架”这些字眼让谭传文心中一动。他追问下去,张强吐露了心声:“她不适应我们这儿的饮食,我就为她跑陕西做面食,餐餐做双份。可是孩子们总打架,我们看着心疼啊,为了孩子我怎么可能继续待在那儿!”一声叹息,道尽了纠结与不舍。 谭传文豁然开朗:核心矛盾在于孩子相处与异地生活的现实壁垒,而非夫妻感情本身!他立刻化身“连心桥”,以自家女儿常争吵却更亲密的经历为引,语重心长地劝导道:“亲姐妹尚且拌嘴,何况重组家庭的孩子?这恰是教会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好机会。你们来之不易的千里姻缘,经历过一次遗憾,更应懂得珍惜。为生活波折放弃,值得吗?加回微信,好好沟通,总能找到解决孩子问题的办法。”他秉持“如我在诉”的共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引导双方重建联系。 法官发自肺腑的劝解,融化了张强心中的坚冰。他默默点头,拿起手机,重新添加了那个久违的微信。屏幕那头的王英也大受感动,一番隔空倾诉后同意与张强和好。 翌日清晨,谭传文迫不及待地拨通双方电话回访。 张强的声音透着轻松:“她人其实很善良,对我也很好,昨天回去后我们聊了很久,现在决定不离了,继续过好我们的日子,这次真的是太感谢您了!” “是啊,法官,谢谢您帮忙!我俩以后一定会好好过日子的!”王英的声音也洋溢着希望。 这时,一抹温暖的阳光透过法庭窗户,洒在每个人身上,照得人心暖暖的。 END